后浇带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3-02-01
人气:7 IP属地 火星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但这些施工缝可能会因为后期处理不当,成为渗漏的薄弱区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分析一下后浇带发生渗漏的原因和如何防治:
常见问题现象:
地下室后浇带完成后,局部出现湿渍或现状渗漏。
原因分析:
1、后浇带钢筋密集,两侧支模困难,里面垃圾没有清理干净,在浇捣时积水未排干,当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水泥浆大量流失,混凝土疏松、蜂窝。
2、由于浇水养护,后浇带内的钢筋,经水泡及雨淋锈蚀严重;底板缝内灰渣积聚,施工前没有彻底除锈,且两侧旧混凝土也未凿毛,铺浆后即浇筑混凝土。
3、后浇带使用的是混凝土的登记没有提高,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新旧混凝土因收缩不同步,结合不牢固。
4、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排水疏水不到位,混凝土带水浇捣。
5、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部位的防水层保护不足,地下水导致后浇带浇筑前防水层已破坏、失效。
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两侧的接缝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拆模后,在侧壁和顶板迎水面做附加防坠层。
3、后浇带混凝土宜采用聚合物防水混凝土。
4、后浇带除了正常止水钢板外,另加遇水膨胀密封胶8X15mm。
5、底板后浇带浇捣前至浇捣后7D内,要保持抽、排水,把地下室水位降到防水层一下500mm。
6、底板后浇带部位的防水层应设置100mm厚的混凝土保护层。
后浇带相关标准、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1-2008
后浇带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宜用于不允许留设变形缝的工程部位。
2、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应按规定时间进行。
3、后浇带混凝土抗渗和抗压强度登记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其间距和位置应按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宽度宜为700~1000mm。
5、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